當暮色降臨喀什古城,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宣禮聲與街頭少年的歡呼聲交織時,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邊陲重鎮(zhèn)正演繹著中國足球最熾烈的篇章。作為第二屆 “喀什杯” 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的見證者,我在岳普湖縣體育中心的看臺上,真切感受到了新疆人對足球的熱愛遠超想象 —— 這里的足球早已超越了競技范疇,成為刻入民族基因的文化符號,更是連接世界的精神紐帶。

一、百年足球村:沙漠中的綠茵火種

在喀什以北 40 公里的阿圖什市依克薩克村,百年足球歷史正在續(xù)寫傳奇。1885 年,村民用羊皮縫制的足球踢開了中國西北足球的先河,1895 年穆薩巴耶夫兄弟斥資修建的 “托普哈那” 球場,成為新疆現(xiàn)代足球的搖籃。如今,這座僅有 2000 余人的村落仍保留著 “足球必修課” 的傳統(tǒng),村小學博物館里陳列的百年前比賽照片,記錄著他們以 2:1 戰(zhàn)勝英國領事館隊、7:0 橫掃瑞典傳教士隊的輝煌。85 歲的買買提祖農老人至今記得 1927 年隨父親出征喀什的場景:“舅舅進球時,整個喀什城都在歡呼?!?這種傳承跨越世紀,如今他的 48 個孫輩中有 11 人成為職業(yè)球員,足球基因在血脈中代代相傳。

喀什的足球熱情不僅扎根于歷史,更生長在現(xiàn)實土壤中。岳普湖縣 85% 的人口積極參與體育運動,全縣 8 所中小學被評為 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?!?,每所學校都擁有人工草皮球場。在巴楚縣第五中學任教的阿卜杜乃比?烏布力回憶童年時說:“我們在塵土飛揚的土場地上踢球,卻夢想著有一天能站上國際賽場?!?他的夢想在 2024 年成真 —— 作為新疆岳普湖隊主力,他與貨車司機、烤包子師傅等業(yè)余球員組成的 “草根戰(zhàn)隊”,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全國全民健身大賽季軍。

BBIN寶盈

二、國際賽事:邊陲小城的世界對話

2025 年 6 月的 “喀什杯” 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,讓岳普湖縣這座人口不足 20 萬的縣城成為世界焦點。來自俄羅斯、中亞五國的 6 支國際球隊與中國 6 支勁旅同場競技,可容納 1.7 萬人的體育場座無虛席??磁_上,37 歲的貨車司機熱合曼?烏布力放下生意專程趕來:“足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家鄉(xiāng)的比賽怎能錯過?”40 歲的銀行職員凱賽爾?塔依爾則感慨:“在這里,我們與世界強隊同場競技,這是以前不敢想的?!?/p>

賽事背后是喀什打造 “足球之城” 的戰(zhàn)略布局。作為國家首批體教融合足球青訓體系試點,喀什構建了 “1+2+12+12” 的青訓網絡 —— 喀什大學設立足球學院,兩所重點高中開設足球特長班,12 個縣市選定足球特色學校,并打通小學到大學的升學通道。如今,喀什地區(qū)擁有 1005 塊足球場,其中 889 塊在校園,48 個新建社會足球場正在推進,形成 “校校有球隊、村村有賽事” 的格局。更令人振奮的是,2025 年中超、中甲、中乙聯(lián)賽中,來自喀什的職業(yè)球員已達 44 人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
三、全民狂歡:足球點燃的生活圖景

在喀什,足球是全民參與的生活方式。每天清晨,艾提尕爾清真寺廣場上,孩子們追逐著足球嬉笑奔跑;黃昏時分,社區(qū)球場擠滿了自發(fā)組織比賽的各族群眾。疏附縣 “石榴籽杯” 決賽期間,全縣 350 余名球員參賽,6 天 20 場比賽吸引數萬觀眾,成為當地最盛大的節(jié)日。這種熱情甚至感染了外國友人 —— 俄羅斯領隊伊萬?彼得羅夫驚嘆:“這里的足球氛圍讓我想起了巴西街頭?!?/p>

足球更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。在岳普湖縣,維吾爾族、漢族、柯爾克孜族球員組成的球隊屢見不鮮;喀什六中的足球特長生來自全疆各地,不同民族的少年在綠茵場上結下深厚友誼。正如喀什地區(qū)體育局局長阿布都加帕爾?米吉提所說:“足球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?!?/p>

四、未來之路:從 “草根” 到 “職業(yè)” 的蛻變

盡管喀什足球已取得顯著成就,但挑戰(zhàn)依然存在。專業(yè)青訓教練緊缺、賽事運營依賴政府、產業(yè)鏈尚未完善等問題亟待解決。不過,改變正在發(fā)生:企業(yè)開始贊助賽事,“喀超” 聯(lián)賽計劃啟動,賽事與旅游融合的模式初顯成效 ——“喀什杯” 期間,岳普湖縣酒店入住率爆滿,周邊景區(qū)游客量翻倍。

喀什足球:從百年熱土到國際賽場的全民狂歡

站在岳普湖縣體育中心的看臺上,望著暮色中奔跑的少年們,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比賽,更是一個民族對足球的執(zhí)著與熱愛。從百年前的羊皮足球到如今的國際賽事,喀什足球的故事仍在續(xù)寫。正如阿卜杜乃比?烏布力所說:“足球是我們的語言,是我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?!?這片熱土上的足球之火,正以燎原之勢,照亮中國足球的未來。